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李鴻章的作文

奏摺是大臣給朝廷的工作報告,李鴻章既要因應皇上指示,又要據理力爭,但萬萬不能開罪皇上,而同時又要保存自己的利益。這樣的作文真的難度十足。

《一個人和一個帝國: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》直接輯錄了李鴻章上書朝廷的奏摺,「大學士臣李鴻章等謹奏,為遵旨分別籌議具奏事……」從中你可以看出這位晚清重臣如何在亂世一邊求存,一邊做實事。另外,你還可一窺清末的內政和外交概況。

讀《晚清七十年》(四)時,唐德剛引用梁啟超的說法「(李)鴻章在甲午戰爭『以一人敵一國』」,自那時起我便對李鴻章這位晚清名臣頗感興趣。

「為官既要做事,又要自保。敢於做事而疏於自保,下場總會很慘;精於自保而不敢做事,成就必然有限。李鴻章既敢於做事,開創新事業和大場面,又精於自保,經營並維護自己的勢力,終成『晚清第一重臣』。」這就是摘自《一個人和一個帝國》這本新書的介紹。

讀《一個人和一個帝國》,最深刻的是解釋滿清政府由英法聯軍之役的仇外,轉變到太平天國時聯合洋人組織「常勝軍」以夷制亂的心態改變。原來自英法聯軍侵略後,清朝政府發現外國人並不如以往傳統的「入侵」異族,根本沒有打算推翻清朝自立為皇帝,外國人求的只不過是金錢和一些權利,部分大臣更以「三國」模式來分析狀況,主張聯合列強鎮壓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,就好像蜀國聯合吳國抗曹魏一樣。

其他史書也曾指出晚清慈禧太后急於倚重義和團,是因為她誤以為外國人打算推翻她。說到底,要研究清朝與列強的關係,不可不留意清朝對自己統治權受威脅的恐懼。

雷頤的《一個人和一個帝國》(627.8 1071)將於統測後在圖書館推出,無論你讀中史或歷史,都應多了解李鴻章這位清末名人的生存之道,說不定會給你一些生活啟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