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,原來學校有同學在莫言得獎之前已曾閱讀他的小說,閱讀大使百合子第一時間訪問4C鄧悅怡同學的閱讀心得。
為何你會在莫言得獎前便已閱讀他的圖書?
答:我是隨意在書架上找到莫言的小說,速讀內容簡介時看來很有趣,故事當中提及中國的敏感問題,而我對近代史也感興趣,便借了這本《蛙》來看。
這本書內容是關於什麼的?
答:《蛙》這個奇特書名的由來會在小說的後半段解答。至於故事內容是關於文革時期,姑姑是海外留學回來的婦科醫生,回國後成為了計劃生育的負責黨員,當時的接生婆多是用落後的方法接生,而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時,會強迫婦女避孕。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仍然流行大家庭的思想,人們會偷偷產子,政府部門為求完成「業績」,不容「超生」發生。本書主角亦是黨員,他要面對妻子被迫墮胎的處境。
這本書反映人性黑暗的一面,其實未出世的嬰兒也是有生命的,政府應教育人民節育的重要,而不應強行扼殺生命。
這本書份量十足,有四百多頁,你閱讀了多久?
答:三至四個星期,中途也曾想放棄,因起初以為是鄉村生活故事,讀起來有點悶,不過後來重看簡介,覺得接下來應有重要情節發生,所以再次延續讀下去。
你喜愛這本書嗎?
答:我喜愛這本書啊!因為它讓我對生命有所反思,亦想更深入了解人性。為何正常人會殘害生命?《蛙》提醒我人在社會動盪時,也要保持理性。這本書牽涉很多有關人性的思考,令我聯想起之前譚Sir介紹的《路西法效應》。《蛙》同時亦是一本啟發我們思考人性、值得閱讀的小說。
BY 百合子
莫言獲獎,老師之間亦有談論。有老師曾閱讀莫言的其他作品,不過評價是「有點觸目驚心」,因為部分內容較為大膽,提醒未必每本作品的內容都適合同學閱讀。
我未曾看過莫言的小說,所以難下評論。有興趣的同學,可以如悅怡一樣到公共圖書館借閱莫言的作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