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

身分的轉變

書中以下的片段,讓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
作者在七十年代,任感化官去犯人家中探訪,犯人的父親把內有$300的信封給他,他拒絕接收卻換來父親回應因為家貧,只能付出三數百元。

犯人家人不明白作者是拒絕貪污,在他們心中,給錢是身為父母應該做的事,不給錢才是反常。

昔日的香港貪污舞弊是定律,你希望未來的香港朝哪個方向發展?

通識中「身份認同」的題目,你可能覺得複雜,這本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》,是作者用成長經歷,分析香港人如何由難民身份,漸漸轉變成香港市民或中國公民。


早期的香港人由國內逃難而來,對英國政府管治欠缺信任和歸屬感,傾向講求實際利益而沒有公民意識;中英會談後市民對香港歸屬感漸漸增加,對中國的接觸和認識與日俱增,觀感亦有所變化……

作者周永新教授是香港大學的榮休教授,之前負責研究全民退休計劃,他對香港社會有深入的認識。

要為香港未來找出路,先要了解港人身份從何而來的演變。本書雖然只能淺談今日香港人的困惑不安,但相信能讓你對香港社會的轉變多點了解。

周永新教授的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觀》(574.338 7730),將於明天新書推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