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

辛亥革命人、物、事

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辛亥革命人所共知,但你知不知道革命前半個月,其實武昌也發生了另一場偶發性起義,為何結果卻截然不同?

歷史上朝代的更替,總會有大臣殉國,為何滿清滅亡卻甚少聽聞類似事件?

辛亥革命全屬革命黨的功勞?你知道立憲派和會黨(即當時的幫會)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嗎?

既然滿清腐敗,那麼為何找不到類似陳勝、吳廣的農民起義?

清朝早期強迫漢人留辮子,但為何清末時除了革命黨外,其他人卻並不急著剪辮?

汪精衛暗殺攝政王載灃事敗,竟然是因為一位市民在街上拉屎?

清末炸彈橫行,你能否想像有人以報紙偽裝炸彈?

張鳴《辛亥:搖晃的中國》以散文片段模式,細說辛亥革命期間的人和事。讀完這本書後,我發覺自己對辛亥革命的印象其實十分片面,原來辛亥革命是多重偶然下才得以成功,例如誤傳革命黨人名單落入清政府手上,迫使革命黨硬著頭皮起義;清兵沒有立即進攻武漢,讓革命軍得以組織起來……當中意外的成分並不少!

這本前半部側重寫辛亥革命的人物,雖然他們並非最著名的人物,但更讓我體會「浪花淘盡英雄,是非成敗轉頭空」。

同學如想在辛亥革命雙週多認識一點相關史事,就不要錯過《辛亥:搖晃的中國》(628.1 1167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