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狄更斯誕生200年

今天是英國文豪狄更斯(Chales Dickens)誕生二百年的日子,英美兩地都會有不少紀念活動,其中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將會出席西敏寺的紀念儀式。

忘記了誰是狄更斯?去年到校演出的英文音樂劇Christmas Carol (聖誕頌)就是他的其中一部名作。

 

狄更斯於1812年2月7日在英國樸茨茅夫出生,主要作品包括《雙城記》、《苦海孤雛》、《聖誕頌》、《塊肉餘生錄》等等。他的小說被改編為電影、舞台劇、音樂劇多達三百部,最新的改編電影將會是由 Ralph Fiennes和 Helena Bonham主演的"Great Expectation"。

狄更斯的作品反映當時社會的貧窮問題,流露對窮人的同情,對英國文學發展影響極深。

我最近讀的一本狄更斯作品應是前年的英文版《雙城記》 (A tale of two cities),大學時把他幾本的名作都讀了,不過已沒什印象。

我相信多讀文學名著才能擴闊視野,感受深層的人文關懷,只可惜教育制度和社會都不太重視這些經典……

其實學校圖書館藏有不少狄更斯的作品(特別是英文小說),如你有興趣,可到圖書館借閱,中文書索書號為873.57 ;英文書為 F DIC。

相關資料:

圖書館xanga《聖誕頌》介紹:  「Christmas carol魔幻聖誕頌」

圖書館xanga《雙城記》書評: 「It was the best of times...」

Dickens 2012 (你可以看看Charles Dickens博物館慶祝狄更斯200歲的專題網頁)

下面片段為一位大學教授就狄更斯誕生200年簡介狄更斯生平及影響。

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

剪髮--青年人的生活故事

驕傲的高材生,在理髮店遇到昔日同窗--對方的工作是替她洗頭,高才生回想起一段往事,這位反叛同學曾經立意改過,但當老師冤枉她時,高才生選擇沉默,從此兩人的際遇亦再不相同……《剪髮》

聯招放榜,發現自己考進的不是風景優美的新界學府,而是坐落鬧市的市區大學,名校生能服氣嗎?《最美的天空》

卡爾的女友伊蓮同房蜜雪兒留下一張紙條,上面寫著「伊蓮擁有他,我只擁有他的名字」,感人的表白讓卡爾移情別戀,但結果是……《伊蓮的背影》

媽媽一向偏心弟弟,甚至當爸爸要進行肝移植,媽媽也寧願哥哥代替弟弟捐肝 ,為何麼媽媽總是只疼弟弟而忽視哥哥?《心肝》

上司收到匿名投訴信,平日看似友善的同事,一下子都成了嫌疑,細看各人的性格特點,真的可以看出蛛絲馬跡,找到隱藏的匿名者嗎?《匿名》

胡燕青的短篇小說集《剪髮》,收錄了24個以青年人為主角的短篇故事,當中主題包含愛情(《陪客》、《薇甘菊》、《午餐》);親情(《原來》、《心肝》、《尊榮》、《餅印》);工作體驗(《最後一天》、《匿名》)。

胡燕青任教香港浸會大學,可能因時常接觸年青大學生,《剪髮》中的故事表達了青年人面對的困惑、寫出真摰的情感,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小說集。

長篇故事可以運用複雜多變的情節帶出精采故事;而短篇小說更須作者巧妙佈局,善用短少篇幅,留下令人難忘或打動人心的餘韻。

胡燕青的《剪髮》(857 4745)是本年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候選書之一,本書稍後將在圖書館推出。

「無論那一所大學,最重要的不外有親切盡責的老師、真心的同學和藏書夠好的圖書館 -- 那些真正和你接觸的人和事,才是你能夠長久擁有的東西。」

你認為中學最重要的又是什麼?

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

Twilight

電視台將於星期日晚播放《幕光之城》,圖書館早已引入原著小說英文版《Twilight》系列,重溫了電影或期待電影結局的同學,可以到英文書架借閱《Twilight》(F MEY),不過部分集數好像已被外借了。

我沒有看過這部小說 / 電影,但聽到同學熱情的推介,看看星期日晚會否有空觀看吧! 

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3位作者與政治

龍應台、韓寒、蔡子強,三位中港台作者,近來都有與政治相關的新聞。

龍應台,中六同學一定不會陌生,HKDSE中文科模擬試卷的閱讀理解正是引用她的作品《目送》和《親愛的安德烈》兩本書的篇章。這位台灣名作家,亦是香港大學教授,於台灣選舉過後,獲委任為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要委員,而五月文建院將轉型為文化部,代表龍應台將成為第一位文化部長。

龍應台文筆出眾,散文能打動人心,評論亦甚具說服力,圖書館強烈推薦。(請參閱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的書評)

韓寒--《時代雜誌》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,他的博客瀏覽者眾,影響力廣。最近他在博客文章《談革命》引來國內爭議,有人對他的立場提出質疑,更有人指他的文章是由他人代筆。韓寒的反應是在微博懸紅二千萬元人民幣,列出「韓寒寫作團隊」或替其代筆的證據。

韓寒的小說和散文在校內也有讀者,他辛辣的諷刺筆觸自然容易引來爭議。我只看過《飄移中國》《他的國》 ,想了解這位八十後作者多一點,你可以看看他的圖書或 xanga的介紹

蔡子強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,你時常會在新聞看到他接受記者訪問,就時事發表意見。不過,他早陣子評論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的文章,接著被《大公報》社評點名批評,指他是「假學術研究之名而行抗中亂港之實的真政客、假學者」。

低年級同學可能尚未讀過蔡子強的著作,其實他的系列《新君王論》1至5集都是認識香港政治的有趣入門書,以往通識科老師也曾向同學介紹,他以運用「政治化妝術」來分析行政長官的政治手段,帶動了一時的風氣。

不要以為閱讀的範圍只限書本之內,其實閱讀滲透到社會不同層面,讓你從不同角度去了解社會。

資料內源:

「台灣內閣由龍應台做文建會主委」

2012年1月18日《澳門日報》: 「韓寒懸紅闢代筆疑雲」

2012年1月29日《明報》: 「左派狠批三學者抗中亂港」

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

高木直子的每一天

高木直子的最新繪本《一個人的每一天》,拿上手感到好像份量較輕,只有一百二十多頁,比起她之前的幾本圖書都較為單薄。

原來《一個人的每一天》是結集了她在雜誌上的連載,內容有點和《一個人住第5年》&《一個人住第9年》相似,主題都是圍繞她自己搬到東京的生活軼事。

個人認為這本新書內容較鬆散,談了很多一個人居住的生活瑣事,可是卻沒有哪件是特別難忘的,讀來較為平淡。

不過,高木直子也使出了王牌--她的男友登場!

在《一個人兒幸福地吃飯》的章節,她將會講講她跟男友的飲食生活。會不會這正是出版《一個人談戀愛》的前奏呢?

至於本書令我感受較深的一節則是最後幾頁,她重回舊居所一帶,在公寓前徘徊,懷念昔日的生活……假想房子有人格意識的話,也會同樣向她問好。

另外,本書還會公開作者現在的住處,有不少相片呢!你可以看看高木直子的家居(p.96-97),較意外的是她還是使用舊式厚身的電視……

不論房子大或少,不論傢俱貴或平,只要每一天過得快活,這就是理想的家!

高木直子繪本《一個人住的每一天》(947.41 0441)將於下星期新書推出。

 

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

「十本好讀」投票開始!

閱讀城舉辦的第九屆「十本好讀」,現已開始接受投票(至3月19日止),同學可以投票選出2011年度好書。

本年候選圖書共有74本,「十本好讀」的候選書目範圍應該是限定了必須向閱讀城提供試讀的圖書,所以名單上的圖書都是本地出版的,而且普遍都是青少年讀物,有興趣的同學可到閱讀城試讀。

名單內已於圖書館推出的包括:

梁科慶《Q版特工.26:富仇記》

陳守賢等《出租關係》

麥曉帆《刑偵三人組.2:消失的遺囑》

利倚恩《如果幸福不在這裏》

梁進《阿呢朱迪八折的》

阿濃《時代新詞》

鄧翼群《烈火仁心:消防員的故事》(575.87 1711)

君比《港孩心語.1:喂呀,你明白我嗎?》

林根幹《極速上手科學魔術》

陳嘉薰《嘉薰醫生:死亡號外》

高銘《瘋子的世界》

鄭梓靈《遙遠的親密關係》

另外,部分候選書亦快將在圖書館推出:

高文灝《小香港人》、游欣妮《我搣時很煩》、胡燕青《剪髮》、古永信《蝸居經紀活命記》、《點樣燒柴大行動》……

同學請往香港閱讀城網站投票,你亦可自行瀏覽完整的候選名單

   

 

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

假如在校門發現雷龍化石…̷

假如有一天在學校門外的地底發現中生代白堊紀的雷龍化石,你便可以根據化石推測校門的土地是形成於中生代時期,再加上雷龍是食草的,再可推測這裏曾生長茂盛的植物。

以上當然只屬虛構,不過,科學家的而且確是根據沉積岩中的化石去瞭解地球的過去與轉變,化石是生物死亡後留在岩層中的殘骸,透過化石自然可以推論生物當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時代。

富蘭克林發現坐船從美國到歐洲比從歐洲到美國時間短得多,為什麼相同的航線航行時間不同?(提示:跟海洋的水流有關)

冰箱和冷氣等使用會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作為製冷劑,而北半球的人口較南半球多,為什麼臭氧破洞卻出現在南極上空呢?

冥王星為什麼會被降級?生物真的能預測地震嗎?……

極光、活 / 睡 / 死火山、月蝕、星座、大陸漂移、雲和風、地球自轉公轉……充滿好奇心的同學一定曾經對這些名詞著迷,所以你不可以錯過《不用怕地球科學》這本新書。

這本書內容涵蓋同學最愛問的(地球)科學問題,主題包括地球構造、地殼物質、海水運動、地球與星星、板塊運動、水循環與天氣、大陽系運動。

《不用怕地球科學》回答了同學最感興趣的地理常識問題,本書內容甚廣,但解說簡單清晰易明,而且還附有實用的圖解,趣味與知識並重。

《不用怕地球科學》(350.22 1231)將於假期後在圖書館推出,圖書館推介予初中同學。